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珍诚http://nianhua1995

原创摄影和丰富的信息资讯,请尽情分享。遇上你是我的缘。QQ1006492937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  

2017-03-10 11:51:21|  分类: 世界采风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  秦淮河是南京第一大河,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,“秦淮二十四浮航,何似高高作虹梁”,桥是江南水乡的魂灵,也是秦淮河的魂魄。外秦淮河水自西北村流至上坊门,穿上坊门桥、七桥瓮、中和桥、通济门桥、节制闸、红旗桥、秦虹桥、雨花桥、长干桥、饮马桥、凤台桥、集庆门桥、水西门桥(三山桥)、建业路桥、汉中门桥(石城桥)、凤凰铁桥、清凉门桥、国防园人行桥、草场门桥、定淮门桥、三汊河桥、下关大桥、石城桥后入江。而内秦淮河水从通济门、东水关入城,流至利涉桥、淮清桥,北会“清溪”、“运渎”,南流白鹭桥、文德桥、武定桥、镇淮桥、新桥、上浮桥和下浮桥,最后流至水西门,由西水关入“外濠”,号称“十里秦淮”。博文《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1来燕桥至文德桥(23P)》已经介绍了南京二十四航及来燕桥、文德桥,接下来让我们一道继续寻找古桥,一起感受身边的十里秦淮、一起倾听桥头的千年故事!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  “泮池照壁源周礼,论语春秋散翰香。”这不仅是文人墨客对齐鲁孔丘的吟哦,更是千年夫子庙内心深处的呐喊。夫子庙不知已在这秦淮河畔屹立了多少春秋,望着河水倒映出自己沧桑的面容,是否会发出叹息。然而,那断不了的邹鲁遗风的香火至今仍在这儒学圣地的上空盘旋,江南贡院“明经取士”的初心也从未改变。一代代黉门之人以理想为笔,以才华为墨,不断地在试场的狭小空间里战斗,以腹中诗书来实现自己的抱负,像一条条金尾红鳞的鲤鱼向着龙门冲刺着。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,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(337年),根据王导提议“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”,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。当年只有学宫,并未建孔庙。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(1034年)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。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,故又称夫子庙。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边,毗邻夫子庙,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。贡院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。始建于南宋干道四年(1168)。初时,供县府学考试之用。明初定都南京,这里成为乡试与会试的考场。清代初期,今江苏、安徽两省称江南省,故贡院一直沿用“江南贡院”之名。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  文源桥:以前叫白鹭桥,再前则叫黄公桥,是为纪念一位“三元及第”、名叫黄观的侍讲学士为建文帝殉难而兴建的。黄观,字伯澜,安徽贵池人。由于他从秀才到状元(洪武二十四年),经过的六次考试均获第一名,时人赞誉他“三元天下有,六首世间无。”后迁礼部右侍郎。在建文朝任侍讲学士,住南京石坝街。他与方孝孺、齐泰等同为建文帝所亲信重用。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南京时,他反对燕王朱棣大行杀戮,逃往家乡。朱棣对他的家属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报复。他派人将黄观的妻子翁氏及女儿抓起来,将翁氏配给象奴。翁氏不甘受辱,乘机携二女及家人奔淮青桥投溪而死。黄砚闻讯,痛不欲生,在贵池面向金陵而死。后人在其居处建黄公祠,又在此建木桥,名黄公桥。民国二十年重建,解放后更名白鹭桥,因桥可通达白鹭洲。1986年再次整修,在桥上发现清同治(1869)年中秋重刻“黄文贞公传”石碑一块,证实此桥确为古黄公桥。1997年有学者建言,桥的北岸为儒学科考文化的重地,桥名应与文德桥呼应,故再更名为文源桥。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  平江桥:位于南北走向的平江府路上,可通行汽车。明代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的私宅就在桥边,故称平江桥。当时的平江桥不对老百姓开放,只对每三年来此赶考的考生们开放,以示国家对人才的尊重。参考士子由秦淮河南岸跨过此桥进入北岸的江南贡院,并在桥上被严格搜身,只许携带文房四宝及少许干粮。光绪年间,科举制度被废,贡院失去原有作用;民国初年,贡院大部分建筑被拆,成为夫子庙的商肆闹市,平江桥也因考场消亡而废弃。随着夫子庙景区的扩建,1989年,此处建成水泥混凝土桥梁,2003年翻建成青石桥,2012年因修建南京地铁3号线需要临时拆除了此桥,2013年原址复建成如今的三孔平江桥。左右两侧的桥墩上,有四幅浮雕,他们分别是:拜师图,求学图,访友图以及赶考图,再现了当年学子们的拜师,求学,访友,赶考的生活场景。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  东园桥:位于平江桥东南侧,连接平江府路和大石坝街。秦淮河有一股岔道从东园桥下流经通往白鹭洲公园,是兴建公园时新开挖的,将秦淮河与白鹭洲公园连接起来。站在东园桥上向南,可以见到不远处的白鹭桥。白鹭洲公园在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,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。明正德年间,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“最大而雄爽”的园林,取名为东园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名诗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”使得白鹭洲公园家喻户晓,名声大躁。而今白鹭洲公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大大小小、形态各异的桥,加起来一共有13座,他们宛如玉带,就像彩虹一样,将整个公园内的美景点缀的淋漓尽致。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  桃叶渡:秦淮河上的―个古渡,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,南起贡院街东,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,又名南浦渡。在原渡口处有桃叶渡碑、桃叶渡亭,从六朝到明清,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,河舫竞立,灯船萧鼓。据《金陵野史》记载,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献之就居住在淮清桥不远的地方。王献之有个爱妾叫做桃叶,每次往来于秦淮河时,王献之总是放心不下,亲自到南浦渡来迎接,并且为她作了一首叫做《桃叶歌》的诗,诗文为:“桃叶复桃叶,渡江不用楫。但渡无所苦,我自迎接汝。”这段佳话又引来历朝不少文人骚客的感喟:“清溪有桃叶,流水载佳人。名以王郎久,花犹古渡新”(明·纪映淮);“花靡白板桥,昔人送归妾。世间重美人,古渡存桃叶”(清·吴敬梓);“究竟桃根桃叶,古今岂少,色艺称双绝,一缕江丝偏系左,闺阁几多埋灭。王郎一曲,千秋艳说江楫”(清·郑板桥)。久而久之南浦渡名声大噪,也被改成了桃叶渡。现在的桃叶渡边吴敬梓故居里面有一碑坊,上面清晰地刻画了"古桃叶渡"几个字,两边是"楫摇秦代水,枝带晋时风"的坊联。“盈盈秦淮水,脉脉桃叶渡”,千百年流淌的秦淮水,孕育了多少催人泪下湿襟叫人惋惜的故事,站在秦淮河畔、桃叶渡前,望着流逝的江水,一种“秦时明月今依旧,秦淮歌舞已难觅”的感伤涌上心际。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  桃叶桥、利涉桥、文正桥:桃叶渡“风波了无常,没命江南渡”的状况,延续了千百年。一直到了清顺治三年(1646年),金陵孝陵卫有个叫金云甫的人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木桥,彻底解决了两岸居民的交通问题,太守李正茂亲自将这座桥题名为“利涉桥”(取便利涉水之意)【参见邮票志号2011-5\邮票名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-《儒林外史》-沈琼枝利涉桥卖文】。桥建成后,桃叶渡自然渐渐没有了作用,只留下几块石碑和几片枯黄的落叶,让后人回味千年前的浪漫,因此后世有人说金云甫是多事之人。公元1663年(康熙二年),李正茂又将木桥改为石头桥,但是一批风水先生却认为,这座桥破坏了风水,从此南京出不了状元、进士了。于是硬是将石桥拆除掉,但是老百姓一再要求重建这座桥,官府只得重新建造了一座木头桥,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后桥被拆除前。1958年,南京城内的小火车不再使用,利涉桥东面的铁路桥成为人行桥,风雨飘摇的利涉桥终于完成了使命,被拆除。而铁路改为人行桥后,定名文正桥,寓于“夫子儒学内涵,科举考试为金陵文化正统正宗”之意。1997年修复吴敬梓故居与桃叶渡故址,又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拱桥,名桃叶桥。而今放眼文正桥上,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;桥的一边濒临闻名天下的秦淮河,养鸟溜鸟卖鸟买鸟看鸟者称兄道弟,出价还价的不时有买卖成交;低头文正桥下,一江秦淮河水静静流淌,好象在无言地诉说着秦淮河两岸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崭新面貌。河中不时有游船来回穿梭,游人那玩得开心的大笑大叫声时时引得过桥行人侧目瞭望,再伴以舒心一笑悠悠赶路;文正桥的另一侧则是政府花巨资打造成的市民休悠广场,广场内树木草坪石墩水池凉亭酒楼设施齐全,一组吴敬梓“绕城暖足”和“文人读书”的雕像则尽显文正桥畔的文化气息。紧靠秦淮河而筑的“十里秦淮大酒店”则充分体现了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”的诗意境界。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  淮清桥:南京建康路上,有一座与道路平行的桥。大理石的栏杆,沥青的路面,如果不是旁边人行道的栏杆上镶着“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”的牌子,过往的人很难将这样一座桥同文物联系在一起。事实上,这座桥已经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。1700多年来,这座桥一直默默承载着夫子庙地区的交通重任,也见证了六朝古都的兴衰荣辱。这座桥就是淮清桥,因位于青溪河和秦淮河交汇处而得名。1992年,淮清桥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  现淮清桥由一座主桥和两座辅桥组成,相互之间间隔1米左右。中间的主桥为快车道,两侧的辅桥为慢车道和人行道,均为沥青路面。整座桥长约17米,宽约14米。如果不是每座桥两侧均有大理石质地的护栏,整座桥和普通城市道路几乎没有任何区别。不过从辅桥的侧面,还是可以看到两座辅桥均为单拱的石拱桥,只不过弧度比较小。透过辅桥和主桥之间的缝隙,可以看到主桥也是单拱的石拱桥,并且弧度还很大。只不过每座桥的两个拱肩上,均铺满了青石砖,使得桥面显得非常平整。在辅桥和主桥的缝隙处,均能看到写着“淮清桥”三个字的石碑。
注:博文《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1来燕桥至文德桥(23P) 》已经介绍了南京二十四航及来燕桥、文德桥,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同走过!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






[原创]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(23P) - 路人@行者 - 路人@行者更多精彩,欢迎继续阅读:
[原创] 高朋共聚议事园 南京五桥呼欲出  (28P)
[原创] 三桥两塔小笼包 香花御驾古南翔  (20P)
[原创] 游桂林两江四湖 看桥梁千姿百态  (38P)
[美图] 玉立凌云小蛮腰 登山踏雾赤石桥  (18P)
[原创] 洞庭秋水何处渡?岳阳南湖三眼桥!(15P)
[组图] 法兰西天空下 桥承风光河流岁月  (48P)
[组图] 欣赏古桥之美 每一座都有故事    (上25P) (下25P)
[原创] 走进历史和社区 桥梁才是最美的(上33P) (下33P)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